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車輛增多,車流量的大幅提升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,馬路上擁堵的現象幾乎天天都在發生。智能交通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,21世紀將是公路智能化的世紀,而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,面向交通運輸服務的系統,借助于這個系統管理人員對道路的狀況、車輛的行蹤將掌握得一清二楚。那么安防技術在智能交通的領域又有哪些應用呢?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。
1
交通監控
近些年,隨著北京的人口不斷增加,交通擁堵現象嚴重。而應用智能交通去監測道路信息可以成為一個緩解這一狀況的方法。目前,北京智能交通系統已實現交通監測的信息化,在北京的環路上,安裝著眾多高清攝像頭,具備智能分析與識別的攝像頭可以自動記數,統計交通流量。當道路上發生事故、擁堵、路面積水等9種意外事件時,系統便會自動對意外事件全程錄像、自動報警。同時,在北京的快速路、主干路網中,有上萬個檢測線圈,它們埋在接近路口的地面下,通過電子感應可以24小時自動采集路面交通流量、流速、占有率等運行數據。現在,通過路口的交通流量檢測器采集車流信息,控制系統就可以實時掌握車流量的大小,并根據車流量,自動調整放行時間。北京五環路內80%的路口都已經實現了計算機的協調控制,路網綜合通行能力提高了15%。
北京的軌道交通近些年來發展迅速,客流量的增加也帶來了許多安全問題。北京警方利用軌道交通全網安裝的1.6萬余個監控探頭,建立了視頻警務機制,建立了安保監控指揮中心和派出所“二級監控平臺”,實現兩級“可視、可控”。同時,搭建800兆公安無線通訊網絡,實現軌道交通看得見、聽得清、叫得通、處置快。
經過十幾年的時間,深圳交警信息化系統建設了11套子系統,涵蓋視頻監控、電子警察、誘導屏、交通流數據采集、車牌識別……2015年12月海康威視憑借在視頻監控和智能交通領域的實力成功中標“深圳主要道路監控設施完善二期——高清采集與應用平臺”項目。該項目包括為深圳交警局打造近10PB容量的分布式云存儲系統,以及全市交警系統級聯的B20高清視頻綜合平臺等,可進一步提高該系統的水平。
車輛管理
在對于路面車輛的管理中,目前,國內領先的上海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實際收到的信源共143種,其中基礎數據信源68種,實時數據信源33種,歷史數據信源42種,可以看出實時信源僅占23%,比例較低,但是更重要的實時信息。電信運營商在提供實時信源上具有很大優勢,例如運營商的視頻監控產品可以提供實時路況信源,以及帶有通信模塊的車載智能終端,可以提供車輛位置、速度、狀態等信源,這些都會對智能交通起到推動作用。
深圳市綜合交通運行指揮中心打造的集“數據管理、運行監測、決策支持、信息發布和協同服務”五大功能于一體的綜合交通運行應用平臺。在行業監測方面,依托營運車輛GPS監控平臺,對全市14700多臺出租車、4800多輛長途客車和2400多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和2900多輛重型自卸車等進行監測,實現對車輛超速、GPS掉線等違規行為的實時掌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