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政府于12月18日-21日開始召開了2015中央經濟工作會議,會議分析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,總結2015年經濟工作,提出2016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:去產能、去庫存、去杠桿、降成本、補短板,一是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;二是幫助企業降低成本;三是化解房地產庫存;四是擴大有效供給;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。
這么一個高大上的會議,直接關系著明年的經濟走向與改革重點,和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。然而,從中和安防行業掛了多少鉤,你知道嗎?下面聽小編來分析分析。
樓市去庫存
會議提出,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,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,擴大有效需求,打通供需通道,消化庫存,穩定房地產市場。
與過去十年間供不應求的市場不同,中國樓市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去庫存壓力。壓力有多大?現房庫存,即現房待售面積約4.26億平方米,去化周期23個月;期房庫存,即在建待售面積35.7億平方米,需要4.5年來消化。
中央在化解樓市高庫存危機,提出了三大應對政策:1、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——買房花銷可能變小;2、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——購房限制可能變少;3、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——外地人也將可住公租房;4、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,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,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,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。
首先,樓市一旦在政策的**之下出現復蘇,買房的人多了,與之同時高庫存的房子主任對于家庭監控產品的需求也將會增加,園區、小區對于布控、監控設備的購買量增加,企業的銷售量也將相應增加。另外,隨著智能家居逐漸深入人心,且購房者的年齡層將逐漸年輕化,對于智能家居的接受度將隨之增加,未來智能家居產品的銷售也將可觀。
其次,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將會引入更多的外地人口,造成人口復雜,治安問題將成為城市管理的重要部分。為了解決人員冗雜,難以管理的問題,將會更多的使用技防,視頻監控、門禁系統、報警系統、出入口管理等一系列安防設備的市場需求將持續上升。
養老保險制度改革
會議提出:要加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,完善個人賬戶,堅持精算平衡,提高統籌層次。
2016年,養老金全國統籌有望邁出實質性步伐,這對老百姓可是個大利好。人社部社保所所長金維剛解釋:“全國統籌會解決各地養老保險基金‘貧富不均’的問題,也會讓參保者在不同地方就業時養老權益能得到更好地保障。”
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,一方面是受中國老齡化趨勢的影響,反映出中國勞動力嚴重不足的現狀,從政策上加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,將養老問題提升至國策,提升養老問題的重要性。養老問題成為經濟問題,光靠政策支持還不足夠,還需安防行業助力。智慧養老時代的到來,不少企業開始進軍養老產業,涉及居家養老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等服務,隨著國家政策對養老問題的重視,整個養老產業將會迸發出無限商機。
幫助企業降低成本
會議提出:化解產能過剩降低企業成本 抓好“一帶一路”建設落實,發揮好亞投行、絲路基金等機構的融資支撐作用,抓好重大標志性工程落地。
20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2014年相比,出現重大變化。2014年末確定的2015年工作任務第一點是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,2015年則把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作為2016年的首要工作任務。這表明,隨著經濟的持續下行和結構性矛盾的凸顯,中央對于經濟現狀的認識和應對之策更加務實。PPI已經持續45個月為負,化解產能過剩早已是社會共識,但這個問題非但沒有好轉,反而更加嚴重。2016年,或將真正迎來去產能的元年。
作為傳統制造業的一員,安防行業也正經歷著新舊接替的時代,傳統安防廠商轉型迫在眉睫。隨著國家對于PPI的重視,將化解產能過剩作為政策來降低企業生產成本,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安防行業長期存在的同質化嚴重、價格戰存在的問題,企業降低了企業的成本,就能將更多的資金轉移到技術上和產品功能的開發,促進安防行業逐步走回正常的競爭秩序。